好教师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免费教育资源综合门户网站 1欢迎您的光临!                             热点新闻 | 登陆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好教师资源网

2016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
文件类型: RAR/ZIP/DOC/PPT/SWF
文件大小:311.50 KB
资源来源:网络收集
资源作者:文件内附
资源整理:好教师资源网
更新时间:2016-05-24
授权方式:共享资源
课件等级
受观注度
解压密码:www.xueke8.com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评论 加入收藏 错误报告 
资源简介
     
    1.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B.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
  C.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可以判断A、B、C、D、E、F分别为:C、Mg、O2、CO2、CO、MgO。镁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肯定不是氧化剂。
  【答案】C
  2.把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到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2.24L(标况);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O22.016L(标况),则加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3.4mol/L B.0.2mol/L
  C.1.8mol/L D.3.6mol/L
  【答案】A
  3.向含有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
  【答案】C
  4.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SiO2+2NaOH===Na2SiO3+H2O
  ②SiO2+2C=====高温Si+2CO↑
  ③SiO2+4HF===SiF4↑+2H2O
  ④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⑤SiO2+3C=====高温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表现了SiO2的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酸酐的道理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A.aceB.bde C.cde D.ab
  【解析】通常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与之对应的反应是③,因此a判断错误;③中反应表现的是SiO2的特性,c判断也错;反应②是一个置换反应,其中二氧化硅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b判断正确;反应④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用难挥发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挥发的二氧化碳,d判断正确;反应⑤中硅的化合价和氧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因此二氧化硅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e判断也正确;所以选项B正确。学科网
  【答案】B
  5.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见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
  C.在硅胶中加入CoCl2可显示硅胶吸水是否失效。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6.甲是一种常见的单质,乙、丙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甲、乙、丙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不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单质甲与OH-反应生成化合物乙、丙,发生歧化反应;乙、丙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单质甲,发生归中反应,说明元素X既有正价,又有负价,为非金属元素,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l2+2OH-===Cl-+ClO-+H2O,Cl-+ClO-+2H+===Cl2↑+H2O,则A、B项错误。C项,可逆反应为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不是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错误。
  【答案】D
  7.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②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③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
  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答案】A
  8.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后,生成KClO和KClO3分别是0.06mol和0.03mol,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氯化钾是0.06mol×1+0.03mol×5=0.21mol,所以D正确,A不正确,应该是0.3mol;B不正确,应该和温度有关系;C不正确,两种离子不可能都得到电子。学科网
  【答案】D
  9.某溶液中含有NH+4、SO2-3、SiO2-3、Br-、CO2-3、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A
  10.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先用盐酸将待检验溶液酸化,然后往其中滴加BaCl2溶液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用硝酸酸化
  D.定性检验SO2-3,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解析】B项,高锰酸钾会将Cl-氧化为Cl2,不能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C项,HNO3会将Fe2+氧化成Fe3+,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3+,错误;D项,HNO3会将SO2-3氧化为SO2-4,错误。
  【答案】A
  11.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D
  1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的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还生成另一产物盐酸盐。
  A――→XB――→Cl2C――→O2D――→O2E――→H2O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判断B只能是H2S或NH3,且当X为强酸时,B为H2S,当X为强碱时,B为NH3,当X是强酸时,C是硫,但常温下硫为固体,所以D项错误。
  【答案】D
  13.单质X与浓H2SO4共热,反应中X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X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为()
  ①+1②+2③+3④+4
  A.②④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若X为金属,有X+2H2SO4=====△XSO4+SO2↑+2H2O,其中,X为+2价;若X为非金属,有X+2H2SO4=====△XO2+2SO2↑+2H2O,其中,X为+4价。
  【答案】A
  14.下列四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①NO2∶O2=2∶1;②NO∶O2=2∶1;③NH3∶O2=2∶1;④NO2∶NO∶O2=1∶1∶1,将分别盛满上述各种气体的容积相等的四支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试管内液面由低到高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解析】涉及到反应:4NO2+2H2O+O2===4HNO3,4NO+2H2O+3O2===4HNO3。设试管体积为V:①余16VO2;②余29VNO;③余13VO2;④余0。
  【答案】D
  15.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答案】D
  16.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
  A.只有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
  【解析】依据Fe+4HNO3(稀)===Fe(NO3)3+NO↑+2H2O及Fe+6HNO3(浓)===Fe(NO3)3+3NO2↑+3H2O可知,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多,①错;根据铁原子守恒,最后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正确;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③错;因3NO2+H2O===2HNO3+NO,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均为NO,且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④正确。
  【答案】B
  17.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C段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
  B.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H+,最弱的离子是Al3+
  C.溶液中n(NH+4)=0.012mol
  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答案】B
  18.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成无毒气体。
  (1)当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不同时,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不同。空燃比较小时的有毒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某分子筛类催化剂(H+交换沸石)催化NH3脱除NO、NO2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步骤③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按上图反应机理,NH3脱除NO、N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O2溶液将NO转化为HNO3的反应历程如下:
  NaClO2+HCl===HClO2+NaCl
  8HClO2===6ClO2↑+Cl2↑+4H2O
  2NaClO2+Cl2===2NaCl+2ClO2↑
  5NO+3ClO2+4H2O===5HNO3+3HCl
  则酸性条件下NaClO2溶液将NO转化为HNO3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
  (2)[(NH4)2(NO2)]2++NO===N2+H2O+
  [(NH4)(HNO2)]++H+NO+NO2+2NH3=====H+2N2+3H2O
  (3)3NaClO2+4NO+2H2O===4HNO3+3NaCl
  19.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各取10mL硝酸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浓硝酸与水
  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Ⅰ 1∶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
  Ⅱ 1∶3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Ⅲ 1∶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L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胶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3===3Cu2++2NO↑+4H2O;观察反应方程式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n(HNO3)=n(NO)=0.56L÷22.4L•mol-1=0.025mol,即m(被还原的HNO3)=0.025mol×63g•mol-1≈1.58g。②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Ⅱ,因为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且不用加热。(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NO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了观察NO的颜色必须排干净装置中的空气,即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答案】(1)①3Cu+8H++2NO-3===3Cu2++2NO↑+4H2O1.58
  ②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且不用加热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②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重复步骤Ⅴ的操作(合理即可)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
  20.工业上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写出装置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中电解槽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装置Ⅳ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等。
  【答案】(1)+3
  (2)NO+3Ce4++2H2O===3Ce3++NO-3+4H+;NO+Ce4++H2O===Ce3++NO-2+2H+
  (3)2HSO-3+2H++2e-===S2O2-4+2H2O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1.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1)SO2可用于工业制Br2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Na2S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
  将烟气通入1.0mol•L-1的Na2SO3溶液,溶液pH不断减小。当溶液pH约为6时,吸收SO2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
  ①此时溶液中c(SO2-3)的浓度是0.2mol•L-1,则溶液中c(HSO-3)是________mol•L-1,由此说明NaHSO3溶液显_______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pH约为6的吸收剂中通入足量的O2,可将其中的NaHSO3转化为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Br2+2H2O===SO2-4+2Br-+4H+
  (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3)①1.6酸NaHSO3溶液中存在HSO-3H++SO2-3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②2NaHSO3+O2===Na2SO4+H2SO4
  22.已知三氧化硫的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状态及颜色
  16.8℃ 44.8℃ 溶解于水生成硫酸,放出热 固体为无色;液体为无色透明油状
  某兴趣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制备SO3,并探究SO3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照气流的方向连接仪器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装置F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装置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装置B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B中浓硫酸是SO2与O2反应的催化剂
  b.使反应物SO2与O2混合均匀
  c.除去SO2和O2中混有的水蒸气
  d.便于观察通入SO2和O2的速率,以便控制反应物的量
  (4)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物质,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
  【答案】(1)k→c→d→g→h→a→b→f→e(其中g和h顺序可以颠倒,其他不能颠倒)(2)分液漏斗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3)b、c、d
  (4)试管内壁附着有无色固体吸收未完全反应的SO2,防止造成污染(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片刻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较热或发烫(或在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然后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等)学科网
  2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双氧水的电子式为;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填“相同”、“不相同”或“无法判断”)
  【答案】(1)H••O••••••O••••••HNa2SO3
  (2)2ClO2+H2O2+2OH-===2ClO-2+O2↑+2H2O
  (3)①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②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
  (4)相同
  24.金属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可用于铅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2-4放电充电2PbSO4+2H2O。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古代,硫酸铅就被用作白色颜料,但用这种颜料作出的画天长日久会变为黑色,经检测其成分为PbS。古画修复师在变黑处涂抹H2O2后即可将颜色修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古画修复颜色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可以制得Pb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bO2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
  (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m∶n=。
  【答案】(1)Pb-2e-+SO2-4===PbSO4
  (2)PbS+4H2O2===PbSO4+4H2O
  (3)PbO+ClO-===PbO2+Cl-
  (4)根据PbO2=====△PbOx+2-x2O2↑,有2-x2×32=239×4.0%
  x=1.4,根据mPbO2•nPbO,2m+nm+n=1.4,mn=23。
  25.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SiCl4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SiCl4 AlCl3 FeCl3
  沸点/℃ 57.7 — 315
  熔点/℃ -70.0 — —
  升华温度/℃ — 180 3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装置D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试剂是;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2-4。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SO2-3;假设2:既无SO2-3也无ClO-;假设3:。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3mol•L-1H2SO4溶液、1mol•L-1NaOH溶液、0.01mol•L-1KMnO4溶液、溴水、淀粉KI溶液、品红溶液等。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1H2SO4溶液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
  序号 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① 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 若溶液褪色 则假设1成立
   若溶液不褪色 则假设2或3成立
  ② 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 若溶液褪色 则假设1或3成立
   若溶液不褪色 则假设2成立
  ③ 向c试管中滴加几滴 则假设3成立
  【答案】(1)MnO2+2Cl-+4H+=====△Mn2++Cl2↑+2H2OSiO2+2C+2Cl2=====△SiCl4+2CO
  (2)浓硫酸防止生成物中的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3)【提出假设】只有ClO-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①溴水(或0.01mol•L-1KMnO4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为蓝色
  
下载地址

下载该资源的还下载了: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
  •  小时内删除,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 ☉本站部分课件为网上搜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 最新添加
    点击排行
    1234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赣ICP备09013534号-3 
    Copyright © 2011-2012 www.hjs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234